表面活性劑增效修復技術已成為一種非常有潛力的有機物土壤污染修復技術,它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劑溶液對疏水性有機污染物的增溶作用來促進吸附在土壤粒子上的有機污染物解吸及溶解、并最終遷移出土壤環境,使土壤得以修復。在生物堆置修復污染土壤技術中,必要時加入適量表面活性劑,可使微生物分散并促進生長。
國內外學者在表面活性劑對多環芳烴污染土壤修復方面已經進行了不少有意義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傳統表面活性劑,而傳統表面活性劑往往具有毒性、二次污染、價格高等問題,因此尋找經濟、有效、環保的新型表面活性劑將成為未來應用表面活性劑修復多環芳烴污染土壤的研究熱點及重點。
新型雙子表面活性劑與生物表面活性劑因其高效性、環境友好性等特點被廣泛關注,雙子表面活性劑和生物表面活性劑對有機物的增溶效率比傳統表面活性劑高。
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加入使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濁點升高。在外加表面活性劑濃度一定時,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濃度越低,二者形成的混合物的電荷密度越高,膠束間的排斥力越大,從而濁點越高。在相同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濃度下,外加離子表面活性劑濃度升高時,一般濁點也升高。這也是由于膠束表面電荷密度增大的緣故。因此,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離子表面活性劑形成混合膠束的電荷密度的大小決定了濁點的高低。電荷密度越大,濁點越高。
醇、有機酸等助表面活性劑對濁點的影響也是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醇的親水基可與水形成氫鍵,限制表面活性劑的膠團化作用,使濁點升高;同時醇在膠束的界面層和柵欄層中增溶,與水形成氫鍵,膠束總含水量增加,也使濁點升高。醇增溶在柵欄層中,親水基靠近表面活性劑的極性頭,空間阻礙及與醚形成氫鍵的作用降低了表面活性劑的水合能力,使濁點下降。甲醇、乙醇碳鏈短,親水性強,在膠束溶液中大部分溶于水,部分吸附于膠束界面及柵欄層,從而使濁點升高;對碳數大于4的醇,親水性差,多數增溶在柵欄層中,使濁點降低。對于多元醇,如乙二醇、丙三醇、葡萄糖等,它們的羥基越多,越易與表面活性劑醚鍵形成氫鍵,使其水合作用下降,濁點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