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往往稱:用戶不需要我阻燃,我為什么要添加阻燃母粒呢?如果我主動去阻燃的話,成本就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就減弱了。”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公共場所使用的阻燃制品極少。在有些公共場所,消防部門不來檢查,就不用阻燃制品;如果來檢查,就臨時放點兒阻燃制品。很多娛樂公共場所為了應付消防部門的檢查,往往在檢查前臨時往墻壁上噴點阻燃化學品,但這樣墻壁很快便會失去阻燃性能。還有公共場所為了應付檢查,將窗簾、地毯等織物放在阻燃母粒里浸泡后掛出來,下水一洗就不再阻燃了。
阻燃劑是用來阻止材料被引燃及抑制火焰傳播的助劑。它主要用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膠、纖維、木材、紙張、涂料等)和阻燃合成材料。含有阻燃劑的材料不能成為不燃材料,因為它們仍能在大火中猛烈燃燒,但它們可減少火災危險,即防止小火發展成災難性的大火。
為了讓被阻燃的基材達到一定的阻燃要求,一般需加入一定量的阻燃劑,但這往往較大幅度地惡化材料的物理一機械性能、電氣性能和熱穩定性,同時還會引起材料加工工藝方面的一些問題。因此,人們應當根據材料的使用環境及使用需求,對材料進行適當程度的阻燃,而不能不分實際情況,一味要求材料具有過高的阻燃級別。
由于添加阻燃劑會增加產品成本,我國在阻燃劑添加方面仍有很多法律法規和應用標準上的空缺,很多企業能省則省,很少會主動添加阻燃劑。對于生產制品,比如汽車線束套管用阻燃母粒,一定會考慮強度、耐溫、重金屬、耐遷移、耐候性等指標,我們生產的合規產品,在賠錢的情況下竟然競爭不過一些小公司,原因是國內小客戶丟失嚴重。小客戶往往以成本為第一考量指標,在材料采購上寧可犧牲一些必備的性能。
此外,在阻燃劑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方面,目前也存在著立法與執法之間不連貫的問題,企業和行政執法之間玩貓鼠游戲幾乎已經成了行業潛規則。